新房一般都是“期房”——等上个2-3年,交房、装修后才能入住;同时,新房的房价近年来呈现不断上涨的态势;再加上,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建,新房大都位于远离市中心的位置,周边配套可谓是不敢恭维。越来越多着急购房入住的购房者们把眼光转向了二手房,以实现真正的“即买即住”。
尽管现在二手房买卖基本上都是通过中介进行,减少了很多买卖中产生的问题,但是由于部分中介公司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良莠不齐,甚至有些只考虑自身利益,图方便,而没有尽到保护买卖双方的权益的义务,因此导致买卖中当事人利益受损的案例时有发生。
因此,在买房之前咨询一下专业的房产律师或者是比较靠谱的做法。 律师一般会为你指出二手房买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法律漏洞。在此,小编整理了多名律师指出的几处*需要注意的地方,供广大购房者买参考。
购房前先审核房屋信息
在二手房买卖中,购房者需注意进行如下法律审查:首先,房屋产权证要看清。因为,持假造的房产证件订立合同、收取房款的诈骗案不在少数;也有的人拿的是真房产证,但是房产证却是已经公告作废的。所以,在查看对方的房产证件时,要记住 房主姓名、坐落位置、房产证号、面积等信息,**是向对方要一份复印件,然后到房产局查一查该房屋的产权是否属实,查一查是否抵押了或者被法院查封了。
其次,如果这个房子是几人共有,那是否有其他共有人的“同意出售声明”。根据《合同法》和《民法通则》的规定,共有人未获其他共有人同意,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,其行为无效。大家在购买存在其他共有人的房屋时,应当审查一下,其他共有人是否同意出售。
**,如果该房屋本来有人租住,还要取得此人放弃优先购房的声明。
不要一次性付完房款
由于二手房是旧房,出卖前有可能是房主自己在住,有可能是租赁出去了,也有可能有其他不好立即交接的情况,还有可能在过户的时候缺少这样那样的手续。所以,律师建议在付款问题上,**在订立合同时约定,订立合同后先付一部分房款,在交付房屋后付一部分,并扣留一部分余款待办理完毕房产登记手续后再付清。
房屋有出租勿忘协商租赁问题
一些房源在完成买卖交易后,仍处在外租过程中,有购房者就认为:“我买了房子,就有权要求租房子的人马上搬走。”但其实不然,律师解答说,因为原房主早订立的房屋租赁合同在先,此租赁合同对新房主仍然是有效的,如果房屋租赁期限未满,租客有权继续租住。因此在购房时应该先让买方跟租客协商好解除租赁合同的事宜,否则交易完成之后,就要你自己与承租人协商解除合同,再不然就只能等待租赁合同结束。
妥善解决签约后的后续事项
买卖双方签好买卖合同后,除了收付房款、办理过户外,还有一些后续问题如户口迁移、维修资金过户等。对此,买家卖家也要妥善处理,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。在签订《房地产买卖合同》时,买家卖家应将买家付款方式与卖家交房情况结合,以保证各自的权益。比如,双方可约定合同签订后付房款30%,交房时付房款30%,产权过户时付房款35%。在上述两者挂钩的同时,双方还要明确违约责任,如约定逾期交房或逾期付款,每日付总房价一定比例的违约金;超过多少天时,一方有权选择违约金,超过多少天时,一方有权选择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等。总之,买卖合同的内容越详细,履行起来的可操作性就越强,也越能促成买卖的顺利进行。
三方需明确各自的权责利
卖方在委托中介时,应与中介签订书面的委托协议。协议中要明确房屋的出售价格,卖家应注意区分“净到手价”“出售价”及“合同价”,明确房屋的权属和使用现状, 以及委托权限等。这份委托协议卖家应有一份原件。需要注意的是。
买家通过中介找卖家时,应该要求中介出示其与卖家之间的房屋挂牌出售委托协议。协议中应当包括房屋基本状况、房价、委托期限及委托中介公司向买方收取定金的规定。买家与中价签订的书面协议,应包括房价、保留期限及定金处理等条款,并盖有中介公司的印章。买家应至少有一份合同原件。在与中介签好协议后,实际交付定金前,买家还应确认中介是否经过上家授权可以代收定金。在交付定金时应要求中介出具收据。该收据有中介经办人员的签字,还应加盖中介公司的印章。